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保定地区最早的独立的急诊医学专业科室。经过30余年不懈的努力,现在已经建设成为该地区最大规模的急诊医学专业科室。2012年被评为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单位。
急诊科设有布局合理相对独立的的功能区域:预检、诊室、抢救室、病房、观察室等:设有院外急救部门,配备高级救护车2部;急诊辅助科室24小时支持,各种抢救设备配备齐全,能够独立或协助开展的代表该专科医疗水平的急救项目,抢救成功率≥95%,人员配备齐全,医疗护理团队由20余名医师,40余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医师高级职称占50%,中级职称占30%,学历构成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3名,1人曾在国外交流学习,多人在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多人具备专科指导医师条件。对各种内外科急症处理和各种疑难危重病例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各种类型抢救设备的使用,有很强的综合实战能力,成功救治了大量的急危重症患者。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2项卫生厅研究课题,完成省级科研成果多项,发表多篇论文和著作,荣获保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承担着物理诊断学、外科学、急诊医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体现了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以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和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分标准》为主要参考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把科室建设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列为今后四年发展的总体目标。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将“急诊、急救”为工作基础;“迅速、准确、有效”为救治理念;“大急诊”、“急诊快速诊治”、“生命绿色通道”为科室亮点;“急危重症、创伤、急性中毒”为医疗特色和科研重点,完善抢救室、急诊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病房的设备和功能设置为核心,强化分诊流程和急诊绿色通道建设。把急诊医学科建设成为该地区最大的急危重症和创伤救治中心,急诊医学科研、教学、培训中心,科室总体医疗技术、科研、教学水平处于全省急诊医学专业领先行列。
在学科方向上,坚持以“急危重症、创伤、急性中毒”为医疗特色,围绕特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规范急救流程。同时以此为方向,初步形成三个亚专业范畴。
①急危重症:以心肺复苏、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为重点。
心肺复苏:规范复苏技术和流程,以标准的国际指南为基础,结合实际的设备条件,制订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复苏技术标准和流程,对复苏后综合征的治疗开展集束化管理,以期获得更高的复苏成功率和最佳复苏效果。
休克:以感染性休克和创伤失血性休克为重点。对感染性休克,以早期干预治疗为目标,探索适用于基层的休克早期观察手段和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方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探索合理化流程提高早期干预水平,重点完善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早期应用。开展适合于急诊应用的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探索和推广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急诊早期诊断指标和早期干预手段。
②急性中毒:针对该地区多发、常见中毒开展工作,提高救治效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开展规范化治疗,针对重症中毒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早期监测和干预,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急性百草枯中毒:参考国内外治疗经验,积极探索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治疗手段和评估预后的方法。
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除开展规范的血液净化治疗外,积极探索不同毒物的净化适应范围和理想疗法。
③创伤:多发伤的非手术治疗:对多发伤病人积极应用创伤评分系统,改善评估、术前管理的非手术治疗环节,提高早期治疗水平。成立创伤救治小组,缩短多发伤病人在急诊停留时间,和相关专业科室配合,尽早实施手术治疗。
创伤后凝血病:针对严重创伤的主要死因之一—急性凝血障碍,在急诊早期开始干预,预防创伤后凝血病的发生,纠正早期凝血功能障碍,降低死亡率。
(2)临床服务能力改建和完善急诊科布局和病房设置,提升收治病人的能力和空间,使分区诊治的流程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抢救室和监护室,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效率。改善分诊流程,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现有的分诊手段,有效分流急诊与非急诊病人,合理分配急救资源,完善绿色通道建设,使危重症病人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救治。
针对急诊危重病人多,医疗风险高,医患纠纷多,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等情况,探讨通过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和预警机制的建设,改善急诊医疗环境,降低医疗风险,减少纠纷,优化工作条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3)专科辐射能力加强与该地其他区三级医院急诊专科的联系,以各种学术活动为核心,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基础,依托学会和医师协会,提升整体急诊医学专业的学术水平。并以此为团队开展对二级医院急诊科的业务支持和培训,规范急诊急救流程和技术,协助二级医院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
(4)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优化队伍,形成专业化的人次梯队。计划每年引进1~2名急诊医学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硕士以上学位医师比例争取达到90%以上,同时争取再申报成功2~3名急诊医学硕士生导师,招收急诊专业研究生,培养自己的急诊人才。
利用3~4年的时间,通过培训和进修,实现“大急诊”理念,将内外科急诊转变为急诊专科。按照目前已有方案和今后发展亚专业的需求,继续派送人员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在科室内部细化专业范围,引导医师针对不同范围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亚专业范畴,提升临床和科研能力。
(5)科研能力在科研上,围绕急诊医学的医疗特点和学科方向开展科研工作,依据学科方向如创伤/休克/中毒开展科研,力争产生高水平论文和成果,争取实现SCI论文零的突破,每年1~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条件成熟时申报省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