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ya598@163.com
南昌大学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其第一附属医院是江西省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于1959年正式成立,1989年确立为江西烧伤中心,烧伤大楼使用面积4500平方米,是江西省烧伤医疗、科研和教学培训中心。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吴燮卿教授、李国辉教授等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学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1979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批准为博士点(江西省卫生系统第一个博士点),自“九五”以来,先后评为江西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江西省高校高水平重点学科(重中之重)。2006年起,烧伤外科团队在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郭光华教授的率领下,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2006年被授予“南昌大学医学院烧伤外科优秀创新团队”,2009年被授予“江西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012年荣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研究所升格为“江西省烧伤研究所”,同时成立“江西省创面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三年一小步,六年一大步”的历史性跨越。
江西烧伤中心由烧伤科和烧伤研究所组成:(1)烧伤科下设烧伤门诊、创面治疗中心、烧伤普通病区、烧伤重症监护室、慢性创面修复病区、烧伤手术室等。(2)烧伤研究所下设“一个中心、六个研究室”,即江西省创面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吸入性损伤研究室、组织工程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细胞学研究室、微生物学研究室和病理学研究室。中心在编人员73人(包括专职研究人员5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8人取得博士学位(博士后2人)、15人取得硕士学位。
江西烧伤中心每年治疗门诊病人20000余人次,住院病人1400余人次,手术量逾2400余台,住院病人总治愈率稳定在98%左右,其中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达70%以上(高于国内外报道)。成功治愈100%烧伤面积病人2例。近年来,江西烧伤中心不断更新治疗理念,各种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中小面积烧伤病人采用整形美容理念进行早期功能修复,改善了病人的外观和功能;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开展烧伤ICU、休克期切痂、保护性通气策略、肠内免疫营养支持、组织工程皮肤移植等新技术,使烧伤危重病救治水平显著提高;对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慢性难治性创面等应用各种皮瓣移植或结合创面负压吸引治疗,明显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重建了患者的功能。
多年来,江西烧伤中心形成了吸入性损伤与机械通气、创面处理及其覆盖物、烧伤感染与免疫、细胞培养与增生性瘢痕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1项、江西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1项、江西省重大科研项目4项、江西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4项以及江西省科技厅、卫生厅和教育厅科研项目70余项。在国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篇(被SCI收录30余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吸入性损伤的系列研究以及高频呼吸机应用于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显著提高了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经国内专家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该领域的研究先后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黎鳌烧伤医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辐照氟银猪皮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曾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并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辐照氟银猪皮治疗创伤特别是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取得明显效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肠内免疫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应用于严重烧伤和烧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显著提高了烧伤机体免疫功能,分别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此外,组织工程在人体组织构建和临床应用,也居国内领先水平,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西烧伤中心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等各类优秀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3人、省主要学科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等。3人担任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委员(常委1人),1人担任全国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2人担任《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常委1人)。1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常委。4人担任江西省烧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主委1人、候任主委1人、副主委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已培养博士研究生9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江西烧伤中心江西烧伤中心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先后主办了两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华东地区烧伤外科学术会议、全国烧伤外科学术研讨会审稿会、历届全省烧伤外科学术会议。先后有4名医教研人员分别前往美国、丹麦、日本和新加坡做高级访问学者或博士后,他们学成后都按期回国,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