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呼吸内科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设立肺病门诊,1960年建立呼吸病专业组,1994年呼吸内科独立成为三级学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和省部级、市级课题基金20余项。近年来,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7部。呼吸内科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或专家的联系,如1998年与美国北得克萨斯哮喘免疫中心正式签署成立“中美哮喘免疫中心”的协议,呼吸内科定期与美方进行业务互访和学术交流;2000年与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签约结成长期业务合作单位。
呼吸内科的特色专业简介如下:呼吸衰竭的救治20世纪70年代初在省内首次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20世纪90年代初,在省内最先开展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以及从有创到无创的序贯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人抢救成功率及应用机械通气例数皆在省内领先。拥有多台新型的进口多功能呼吸机、肺功能机和监护设备,提出停机4小时作为呼吸机成功撤离的指标。连续3年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呼吸衰竭治疗与监护新近展学习班”
肺病介入性诊断与治疗在青岛市率先引入经皮肺穿刺技术应用于外周性和困难部位肺部病灶的诊断,在20世纪70年代较早开展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气道疾病,近两年建立了“支气管镜检查培训中心”,除原有的纤维支气管镜设备外,现以配备全套电子支气管镜设备,大大提高了经支气管镜肺病介入性诊治水平。除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外,我科还积极开展肺泡灌洗刷检术、气道狭窄球囊扩张术、气道支架安置术、微波治疗术、局麻下小儿支气管镜床旁诊疗术。应用纵隔针吸活检术(TBNA)已超过300例,并邀请TBNA的创始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o-penWang教授、国际经皮肺穿刺技术的著名专家美国南卡诺林纳大学Stiltik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肺癌的早期诊断与防治较早地开展了肺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耐药性及治疗预后关系的研究,近两年关于中药复合治疗肺癌的动物试验研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证实了筛选中药复方在肺癌治疗中的增效减毒及抑癌作用,并获省卫生厅立项资助。
哮喘和肺间质病变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开展了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临床诊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哮喘课题得到省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肺间质纤维化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
肺血栓栓塞症的防治近10年积极开展了肺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工作,至今已积累病例400余例,在省内最早进行肺栓塞规范化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并最早开展肺栓塞介入性诊疗技术如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
东区呼吸内科创建于2007年1月,前身为青医附院呼吸科的一部分,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目前东区呼吸内科现有床位20张,10名呼吸专业医师,其中含资深专家2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其中博士2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4名)。设有呼吸专家门诊、COPD专病门诊、戒烟门诊、呼吸病房;另设有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开展呼吸领域常见病、多发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间质性肺病,肺部肿瘤等的规范化诊治,对呼吸系统疑难杂病也有丰富的经验,除此之外,呼吸专业还针对吸烟、感染、职业或过敏相关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或义诊活动,举办科普宣传讲座,收到良好的社会影响,为岛城东部及周边地区呼吸疾病的诊治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科研上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与科室全体成员及研究生组成的科研队伍,学科发展方向明确,近年承担青岛市科技局课题三项,程兆忠主任医师作为青岛地区负责人连续参与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肺栓塞和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治的研究”,参加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多次参加国内外呼吸病会议,注重人才计划性培养,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及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长期对研究生、进修生及实习同学的临床及科研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承担了青医附院的部分临床医学的课程及留学生课程及带教任务。
青大附院黄岛院区成立后,医院抽调本部呼吸科部分骨干力量组建了黄岛院区呼吸内科,目前科室人才梯队合理,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8人。科室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5余项,科研经费30余万元。科室年均发表论文数十篇。呼吸内科不断加强与国内外著名医疗机构或专家的联系。